优秀毕业生 | 肖雯川:我与文珠这七年

Body
编者按:又是一年毕业季,中文系(珠海)2023届毕业生怀揣梦想,满载抱负,扬帆起航,奔向广阔天地。“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一批优秀学子不负韶华,砥砺奋进,勤奋求学,修身立德,将文珠岁月化为回忆中熠熠闪光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走近文珠优秀毕业生们,领略优秀风采,汲取榜样之力,追寻奋进之光。
肖雯川,女,汉族,中共党员,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2020级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获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一等、二等奖,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荣誉称号等。

2023年的今天,我已经告别中文系(珠海),告别那个我所熟悉的校园,告别所有亲爱的老师们,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可也是直到今天,我的记忆,我的思维,我的感觉,依然停留在过去七年每一个假期,仿佛这个炎热的夏天行将结束的时候,我又将拖着重重的行李回返校园,又能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亲切的笑脸。这七年所养成的惯性令人留恋,也令人悲伤。
那么,该从何处开始讲起呢?
一切的起点
我想起2016年的夏天,中文系(珠海)建成未久的那个夏天,就像2023年的这个夏天一样热,2016年夏天军训尾声时的那场瓢泼大雨,拉开了我七年大学生活的序幕,那是包括我在内的2020届本科生与文珠在一起的时间原点。从2016年到2023年,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我们陪同文珠一起长大,看着它从红楼走向海琴,看着它从一个年级七十余人到今天本硕博全年级熙熙攘攘,也看着年轻的老师们和我们一样,在课堂上从青涩走向成熟。文珠的第一个公众号,第一个系内社团,第一场名师讲坛,第一堂特色课程,第一次读书会,我们都亲身参与,亲眼见证着文珠长成今天“朝气蓬勃却又秉承传统,锐意创新却也兼容并蓄”的模样。
漫长的七年
那七年里,我想起和同学们一起行走在凌晨五点的校园内,校道上空无一人,一路走过只有风掠过树梢的声音,和越来越远的晨跑身影;我想起每天傍晚太阳西下的时候,站在教学楼下总能看到好的夕阳,映照着半边天空,把远处的小山映成一幅平面的油画;我想起我们一行人在国庆期间的夜晚回到校园,看到挂满国旗的逸仙大道在路灯的斜映之下格外祥和壮丽;我还想起过去的两个夏天,每一堂课前同学们大汗淋漓赶到海琴课室的模样,那一定是顶着阳、撑着伞、喘着气的,这非常实在地告诉我们,接近知识的每一步都需要汗水的浇灌。
短暂的七年
在中文系(珠海),我们向古希腊的理想国叩门,找寻现代中国与古典西方世界的丝缕关联;我们闯入小说世界,在拍案惊奇里捕捉明清故事的吉光片羽;我们还曾回溯古典文字,品读现代戏剧艺术,甚至于抵达海外离散之所在,那些徜徉在学海中的点点滴滴或许也曾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梦里像飞鸿一样掠过,终于形成了最初的知识框架和价值体系。于我而言,这是学问世界的浩瀚巡游,是爱丽丝的奇幻之旅,是乌篷船上不愿醒来的梦,而光阴,就在那键盘的敲击声里,在匆匆的脚步声里,在吱呀作响的车轮声里倏忽而过。
干货分享
如今,我也希望我个人在这七年间的浅薄经验,能够给予诸位学弟学妹们一定的助益
在学习方面,论文的写作之于中文系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不管是在本科生或是研究生阶段,都应当在一篇又一篇的论文创作中提升水平。初学的时候也许会比较困难,名家的文章不容易读懂,那也可以借来同龄人的或是学长学姐们的优秀论文读一读,参照个人的写作,分析和总结自己可以提升的地方在哪里。初学阶段对中文期刊的选择也很重要,知网上的论文众多,但也是良莠不齐,应当仔细甄别;还可以定期抽空阅读《文学评论》《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所刊载的最新研究论文,了解学术前沿和学术热点,在日积月累中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此外,诸位学弟学妹们也应当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所规划,不管是四年还是七年,都是一个不短的时间,足够我们用以充实自己,完善和丰富自己的阅历、知识和个人能力了。如果有心仪的职业和岗位,可以在大学阶段积极寻找实习,熟悉工作特点和强度,从而确认自己的发展方向。要寻找实习,可以和相熟的学长学姐联系,或是关注一些实习公众号,寻找实习机会。中文系学生也可以争取报社或期刊出版社类型的实习,如果能有机会发表署名文章,对个人写作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经历的丰富也会更有帮助。如果将来希望在大学校园内担任行政类型的工作,那么还可以在校内的勤工助学岗或是兼职辅导员岗多加锻炼。希望我的建议能够给学弟学妹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想要了解,也欢迎联系我。
在中文系(珠海)的这七年,在美丽的若海之畔,那些书香为伴,知识与歌,学问和声的日子,那样纯粹的陶然时光,我将永远铭记,我也真诚地希望,所有的同学们都能同我一样,在中大校园内,在中文系(珠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充实而愉快的大学时光。